我國畜牧業正處在變革浪潮之中,內外部發展環境復雜多變,影響行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同時,行業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方式也發生著革命性變化,需要企業合理把握各個發展階段出現的不同機遇和挑戰。石家莊市田牛牧業有限公司在行業變革中,通過苦煉內功,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并在市場風云變幻中認準了“時”與“勢”,讓企業在危機中獲得了新機,為企業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一起去了解下田牛牧業的“進與守”。
田牛牧業總裁 易承志
求變 簡單賣產品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九十年代初,我國飼料行業快速發展,逐步形成了較完善的工業體系。在當時,很多地區還出現了養殖熱潮,大大小小的養殖場遍布城鄉,不少農民把養殖從副業變為了主業。所以,在那個時期,飼料領域成了很多業內人眼中的“香餑餑”。
1993年,從華中農大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的易承志,先是進入到了一家國有企業工作,正是在那個時候,易承志覺察到,隨著規;B殖的興起,飼料領域將成為行業熱門,而且他認為,飼料產品好不好不會單純靠嘴說,最終還是會通過豬雞牛羊來長肉或生蛋去驗證,如果選擇飼料行業,自己的專業優勢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不久后易承志進入了飼料行業,后經過在大型飼料企業幾年的歷練,逐漸萌生了創業的想法,1998年,易承志和幾個同事開啟了他們的創業生涯,成立了石家莊市田牛牧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田!)。
得益于良好的行業大環境,企業在成立初期發展迅速,生產銷售規模連年攀升,很快便實現從租地生產到擁有獨立生產園區的跨越。
易承志回憶說,當時做飼料營銷有“四千萬”的說法,即,“千家萬戶、千言萬語、千方萬計、千山萬水”。經營業績是深一腳淺一腳踏遍鄉間各個養殖場換來的,也反映了當時養殖業還是以中小規模的養殖戶和散養戶為主,客戶的分布非常分散。
田牛牧業內部會議
市場是殘酷的,企業的經營不會一勞永逸,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田牛遇到了業績增長瓶頸。
“市場大環境變了”易承志說到,他告訴記者,在當時行業內出現了飼料企業數量“井噴式”增長,企業間的競爭加劇了,而且國內外主要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整個行業的高紅利期過去了,進入了高投入、慢增長、微利的時期。尤其隨著規;、集團化養殖的發展,很多大型養殖企業開始使用自產飼料,中小養殖戶、散養戶的數量又在進一步減少,最終傳統飼料企業的生存空間一步步被壓縮。
易承志說,這也是田牛成立以來遇到的最大危機,也是發展過程中的一次重要轉折。
求變 面對巨變以“進”固穩
企業想要在產業變革中繼續生存,就必須要有主動求變的魄力。為了打破發展瓶頸,田牛順應發展趨勢,開始進入養殖領域。通過對市場分析并結合自身情況,田牛選擇了規;潭容^高,發展相對成熟的蛋雞業和奶牛業。
易承志介紹,經過幾年發展,企業已經擁有25萬羽蛋雞、近兩千頭奶牛的養殖規模。為企業帶來了較好的利潤貢獻。
田牛牧業蛋雞養殖車間
“是主動求變,也是順勢而為”,易承志直言,田牛進入養殖領域也是企業在內外因素的影響下做出的選擇。
首先,從內在方面來講,隨著行業微利期的到來,田牛自身需要轉型升級,想要繼續發展,就要加強在產業鏈中的布局,增加新的效益增長點。而且,經過多年與養殖端的接觸,田牛已經有了一定的人才與技術積累,有做養殖的基礎優勢。
外在因素方面,小規模養殖場戶加速退出,規;B殖趨勢明顯,養殖業迎來大洗牌,在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穩產保供政策下,進入養殖版塊機遇難得。
田牛牧業奶牛養殖場
“做養殖并不是隨波逐流”,易承志說,進入養殖領域不僅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也是為了更好的實現融合賦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布局養殖版塊以后,田牛對服務對象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學會了換位思考,更加清晰的認識了養殖端對飼料產品的真正需求,最終增強了企業的服務力和競爭力。而且,在未來,養殖版塊還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平臺,助力企業向全產業鏈方向發展。
機遇與挑戰總是相伴相生,養殖為田牛帶來全新機遇的同時,企業在經營管理上也將承擔更大的責任與壓力,易承志表示,受飼料、環保、疫病等因素影響,尤其還疊加了銷售市場的波動,當前的養殖形勢并不理想,現在的經營壓力比單純做飼料時要大不少,對他們來說是個挺大的考驗,不過,易承志認為,做企業就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想要得到理想的結果就需要長期去沉淀。
守成 練好內功穩健經營
在農牧企業轉型的大潮中,飼料企業切入養殖端的不在少數,甚至出現過跑馬圈地似的擴張,但盲目的擴張,無視養殖業存在的經營管理風險,也讓不少企業負債累累,處在了生死徘徊中。
對此,易承志說,能“進”也要會“守”,面對養殖形勢的變化,飼料企業在擴大經營版塊的同時,也要試著放緩步子,控控節奏,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練好“內功”。一方面要利用好現代養殖對飼料要求的特點,打造出更加高效的飼料產品和飼喂方案;另一方面要做好養殖生產管理,合理調整養殖規模,不斷挖掘生產潛力,突破養殖環節中的痛點、難點。
在飼料產品的打造上,田牛堅持走專業化生產,始終把產品品質放在首位。
首先,他們嚴把原料關,在采購前期對原料供應方進行充分調研與交流,同時,所需的所有原料在進廠前都必須通過色澤、氣味、水分、不完善粒等物理檢測及微生物、重金屬、霉菌等化學分析,尤其在霉菌毒素安全性檢測方面,嚴格把控霉菌毒素風險,保證原料優質;其次,在加工環節,引進一流生產設備,做到了從配方導入、分解到成品打包的全程自動化,在產品質量均勻度、生產精細化方面得到了加強;第三,在檢測環節,配備專業檢測設備,從原料入廠、生產前后都會進行產品批次質量檢測,保障了產品質量。
通過一系列具體策略和措施,田牛打造出眾多高品質產品,尤其蛋雞、反芻保育料版塊,在銷售市場持續走俏,受到了養殖端的高度認可。除產品外,田牛還為客戶積極提供技術指導和駐場技術服務,幫助他們制定最佳飼喂方案。此外,田牛還針對部分客戶對動物營養方面的特殊需求,提供飼料定制服務,滿足了養殖端的個性化需求。
在養殖版塊,面對復雜多變的畜禽產品市場,田牛轉變作飼料時的運營管理方式,他們以生產管理為主導,潛心挖掘生產潛力。
首先利用在飼料營養方面的優勢,結合養殖難點,科學合理的進行飼料搭配,實現飼料效益最大化,也為養殖同行提供借鑒和參考;在品種選擇上,結合市場需求和自身發展情況,精心選擇生產效率較高的畜禽品種;在養殖管理上,田牛嚴把養殖場生物安全,合理控制養殖密度、關注動物每個生長期指標、配備現代化養殖設備,積極落實精細化養殖管理。
在團隊全員的努力下,田牛旗下的五家養殖公司經營狀況良好,養殖效率不斷提升,在畜禽產品市場并不穩定的情況下,憑借高品質的乳、蛋產品,為企業帶來了新的效益增長點,田牛也基本形成了奶牛蛋雞養殖—飼料生產—農畜產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閉環。
循道而行,方能致遠。易承志告訴記者,面對企業發展環境的變化,企業要有合適的定位,田牛不會去喊太高的口號,不過,一定會有進取的決心和魄力,會在穩中求變求進,如此,企業才能在市場風云變化中生存成長。
真正的戰略需要看清大勢,在大變革時代,市場瞬息萬變,企業必須練就應對復雜形勢的能力,找到最合理的應變策略,當然,更好扎扎實實修煉好基本功。我們也希望田牛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奮楫揚帆,肇啟新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