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以下簡稱《動物防疫法》)是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凈化、消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防控人畜共患傳染病,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和人體健康而制定的,共12章113條,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該法對動物疫病的預防,動物疫情的報告、通報和公布,動物疫病的控制,動物和動物產品的檢疫,病死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的無害化處理,動物診療,獸醫管理,監督管理,保障措施,法律責任提出了規范。遵守法律《動物防疫法》是所有養豬集團、養豬場(戶)應盡的義務,F對與生豬養殖過程中相關條款總結如下。
總則
《動物防疫法》規定,要建立動物疫病風險評估制度,加強動物疫病監測,實施動物疫病凈化、消滅規劃、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疫情報告和通報、應急處置、動物和動物產品檢疫、動物及其產品調運監管、病死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動物診療管理、獸醫管理等方面制度,對動物、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各環節的動物防疫活動實施全鏈條管理。
動物疫病的預防
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履行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義務,按照強制免疫計劃和技術規范,對動物實施免疫接種,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免疫檔案、加施畜禽標識。發現動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應當立即向所在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迅速采取隔離等控制措施,防止動物疫情擴散。
患有人畜共患傳染病的人員不得直接從事動物疫病監測、檢測、檢驗檢疫、診療以及易感染動物的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等活動。
動物疾病的控制
口蹄疫、非洲豬瘟等被歸類為一類疫病。因此對于養豬業而言,疫病防控的的形式比較嚴峻,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實施力度不能松懈。而若真的發生了疫情,也要按照規定立即向所在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迅速采取隔離等控制措施,防止動物疫情擴散。
要根據疫病分類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發生重大疫情時,要按照當地農業農村部指令,根據不同動物疫病病種、流行特點和危害程度,分別制定實施方案。
動物和動物產品的檢疫
屠宰、出售或者運輸動物以及出售或者運輸動物產品前,貨主應當按照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規定向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接到檢疫申報后,應當及時指派官方獸醫對動物、動物產品實施檢疫;檢疫合格的,出具檢疫證明、加施檢疫標志。實施檢疫的官方獸醫應當在檢疫證明、檢疫標志上簽字或者蓋章,并對檢疫結論負責。
病死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的無害化處理
對于病死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應按照相關規定做好無害化處理,養殖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途中擅自棄置和處理有關動物和動物產品。
獸醫管理
國家實行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制度。具有獸醫相關專業大學?埔陨蠈W歷的人員或者符合條件的鄉村獸醫,通過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頒發執業獸醫資格證書;從事動物診療等經營活動的,還應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備案。
小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是國家制定的法律,遵守該法律是每個人的法定義務。作為行業從業者,要加強對行業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助力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