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吉林日報
近年來,吉林省上下認真落實吉林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實施“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多措并舉推進肉牛產業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政策體系不斷健全。從“牛十條”“實施意見”到今年印發的“產業規劃”和7個專項政策措施,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政策體系,政策導向由重點支持養殖環節向全環節全鏈條覆蓋延伸,系統性、精準性進一步提升。
產業規模迅速擴大。肉牛飼養量連續兩年保持10%以上增速,今年前三季度飼養量達到631.2萬頭,與2022年全年水平基本相當(652.6萬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000億元,同比增長7.6%。
項目建設強勢推進。累計謀劃實施千頭以上大項目236個,開工率86.9%、完工率30.9%,完成投資122.34億元。
科技支撐能力顯著提升。長春新牧、白城德信、延邊畜牧入選“國家種業陣型企業”,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吉林省農科院成功開發肉牛20K液相育種芯片“吉牛1號”,在生物育種關鍵性分子檢測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填補了吉林省自主知識產權肉牛育種芯片的空白。
金融服務保障更加有力。在全國率先成立“政銀保擔”聯動支牧聯盟,被評為全國金融支農實踐“十大典型案例”,創新推出“活體抵押貸款”等200多種金融產品,有效破解養殖場戶融資難題。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肉牛貸款余額315.33億元、政策性保險在保牛只151.49萬頭,分別是工程實施前的3倍和2倍。

|